

-
暂时没有相关的景点信息。

-
暂时没有相关的商品信息。

-
暂时没有相关的酒店信息。

-
暂时没有相关的线路信息。
景区地质景观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06-04-11
石林景区 知名度最高,是人们领略何为“石林”的传统地点。 剑状石林散布于海拔1720m~1780m的大型溶蚀洼地,大石林和李子箐石林分布于两个有水力联系的溶蚀洼地,周 边台地零星分布各种石柱、稀疏石林等,石林发育地层岩石是下二叠统茅口组的浅灰色厚层状的生物碎屑石灰 岩,经各种溶蚀作用,形成了最具代表性的剑状喀斯特。由于岩性的差异,此地的石林与乃古石林形态迥异。 | |
![]() | |
![]() |
![]() |
剑状石柱 | 古岩画 |
![]() |
![]() |
莲花峰 | 步哨山 |
黑松岩 位于公园北部,“乃古”,彝语“黑色”之意 ,乃古石林发育石林的地层岩石主要为下二叠统栖霞组白云质灰岩和茅口组下部灰岩。与纯的灰岩相比,白云 质灰岩的抗溶蚀能力较强,一般难以达到溶蚀的极端形态:以尖顶和锋利溶痕为特征的剑状喀斯特。但乃古石 林却发育了完美的剑状喀斯特,显示其在世界喀斯特上独有的唯一性。乃古石林由8个剑状喀斯特的独特类型— —尖峰溶痕城堡组成。各尖峰溶痕城堡被宽度在n10m~100m的溶蚀廊道分割,自南而北,从1 840m到 1 960m, 有四个海拔高度的石林,石林下有溶洞。 | ||
![]() |
![]() |
![]() |
清水塘 位于公园中部开阔起伏的溶丘洼地、溶蚀盆地、斗淋 区,地形绵延石林成片或成团、或成簇地分布于山顶、斜坡、槽谷、洼地和湖泊之中,大部分石林处于自然状 态,展现了丰富的高原石林景观组合,以及不同时期形成的石林,有刚从玄武岩盖层下出露的烘烤石林(芽) ,也有从下第三系碎屑岩盖层下再次出露的石林;有位于山顶,第三纪以来一直出露,现已稀疏的残余石林( 柱);也有位于水中,保留有发育过程的石林。这里集中地展示了石林“世代”关系及各种石林地貌。
|
|
|
蓑衣山 位于公园南端,海拔在1 900m~2 200m;文笔山石林分布海拔在1 920m~2 200m, 显示了石林随海拔高度升高的垂向分布,分别有石林岭脊、石林洼地、石林坡地、石林谷地等,构成了公园完 整海拔高度的石林系列。蓑衣山石林分别发育于下二叠统和泥盆系的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石柱形态多样,黑色 石柱和塔形石峰,层层叠置,多者可达18层—20层,立于水中,犹如一幅幅天然盆景。 |
![]() |
- ·相关文章 暂时没有相关文章